发布日期:2022-06-27 17:38:40
1073
(来源:陕西省住建厅)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垃圾分类的批示指示要求,加快实施《陕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规划(2019-2025年)》,提高垃圾就地分类处置水平,省住建厅、省财政厅于2020年启动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探索形成了一批示范模式,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推行“三坚持三强化三保障” 实行管理精细化 引领分类新时尚 ——商洛市商州区推进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工作纪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商州区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实现齐抓共管,常态化开展工作。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印发《商洛市关于修订印发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督查考核办法》《商州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规范文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处理流程,建立周检查、月考核、年考评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了科学长效的运行体系。 三是坚持奖惩并举。坚持日常考核和年度评选相结合,对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排名靠前的予以通报表扬,对排名末尾的通报批评。2021年度,对中心城市27个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和示范单位、学校、小区进行了命名授牌,对19个先进集体和33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扬通报,对不配合、不履行垃圾分类工作职责的物业公司及时约谈、通报批评、曝光,并纳入物业服务“黑名单”管理,积极推行“不分类不收运”机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拒不配合、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劝导、警告、处罚,不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使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步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二、坚持宣传引导,强化工作措施,保障全民参与 一是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率先在四皓片区试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安排部署生活垃圾分类监督员每天早7时-晚9时不间断对居民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宣讲引导、示范分类,积极推进示范样板建设,以碧桂园、怡翠山庄、御湖公馆3个示范小区,商州区秦韵教育城,商州区第三小学,商州区第六小学等6所学校及商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商州区自来水公司等6个单位样板为引擎,在全区推广。 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商洛日报、商洛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公园、广场、商场等电子屏巡回刊播公益广告,通过乡村广播、电子视频、宣传栏等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市民科学分类。先后在江南世纪城、碧桂园、公园天下等6个小区安装智能投放站,利用扫码、计重、积分到兑换礼品,激励市民正确投放,通过“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等活动,加强宣传力度。 三是多样宣传,纵深推进。开展主题党日“八进”宣传,组织200余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在各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健步舞、垃圾分类演讲赛、分类知识答卷等各类宣传活动365余场次、刊播公益广告1000余条、编印分类指南、指导手册、指导目录等资料31800余份,将社区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情况纳入考核体系,推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多元共治。 三、坚持项目带动,强化设施建设,保障规范运行 抓基础强建设,建立完善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购置配齐配套设施,做好生活垃圾清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有效衔接。一是在投放环节,区政府招聘专职垃圾分类督导员300余名,按照“四分三定一督”,做到定时、定点、定人“面对面”桶边督导。强化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管理,发放分类垃圾桶19750个、设置分类亭137个,完成中心城市72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提升改造。二是在收运环节,购置其他垃圾收运车32辆、厨余垃圾收运车7辆、可回收垃圾收运车2辆、有害垃圾收运车2辆、小型分类电动车100辆,改造建设封闭式垃圾投放站4座。三是在处置环节,建成餐厨垃圾处理中心1座、垃圾填埋场1座、在生资源回收站25个、有害垃圾暂存点(小型)1个,在大赵峪街道办事处龙山村规划筹建资源化利用中心,完善“两个中心、一个暂存点、一个宣教基地”建设,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链条基本形成。 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既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更是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实践。下一步,商州区将持续提高前端分类投放质量,规范中端收运服务,补齐末端设施短板,建立“全域统筹、共治共享、绿色发展”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为商州“五区”建设(中国康养之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转型模范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示范区、营商环境最优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先行区)贡献力量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