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解读

商洛市城市管理局“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商洛市城管局

发布日期:2019-08-01 10:58:08

42497

  “十一五”期间,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强市,构建最佳城市人居环境”的奋斗目标,以全市开展“双创”(创卫、创园)工作为契机,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在财力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城市建设总投资达12亿元,城市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一五”计划项目全面完成,城市容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10年6月,商洛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三大指标分别达到39.77%、34.89%和10.21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城市空气质量保持在2级以上水平,用水普及率达93.5%,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86%,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8.5台,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人均占有道路面积13.7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依山傍水、独具商洛特色的园林城市格局。商洛市2005年、2007年,被省政府评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2006年、2008年被省政府评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城市”,2009年,商洛市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2010年11月通过“省级卫生城市”验收。

一、“十一五”主要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情况

(一)城市道路建设改造突破发展。2002年以来,我市加大了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新建城市道路 18条33公里,通江路、西片区路网、江滨大道、朝阳路、南大门等一大批高规格的城市道路相继建成。同时,本着先主干道、后次干道、再背街小巷的原则,逐步推进,先后分五期施工,改造城市道路25条、14公里、11.1万平方米,改造面达到了95%以上,将原来坑洼不平的超期服役老路全部改造成了水泥或沥青路面。其中在2010年投资36万元完成东街2900平方米路面水泥硬化,完成市区龟裂200平方米道路整治,补坑槽761平方米,完成北新街西段、中段,中心街、东环路、工农路、人行道硬化或铺设人行道地砖共5175平方米,修补城区人行道地砖2000平方米.同步改造完善了管线及绿化、路灯、路沿石等附属设施,一举解决了中心老城区的交通不畅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市容环境,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建设改造,市区道路达到了90.6公里,“五纵三横”地道路骨架初步形成,中心城市的规模和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区规划面积由180平方公里扩大到2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11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中等城市的轮廓日趋显现。

(二)供水供气项目稳步推进。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对供水供气项目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城市供水项目经过三期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000余万元,完成了水源井建设、二水厂建设和管网扩容,日供水能力由建市前的3万吨提高到5万吨,服务区面积达23平方公里,用水人口22万,供水普及率达93.5%,水质合格率100% 。完成丹南新区、西片区路网、通江路、东街、王塬桥过丹江供水管网的铺设工作,正加紧建设比亚迪供水东龙山至张峪河桥管网铺设,该工程埋设DN600管道2.5公里,投资600万元,今年年底前可实施完成。城市供气项目分两期建设,完成投资4449万元 ,完成了气化厂建设,铺设管网59公里,2008年完成了压缩天然气技改,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86%以上。省天然气通商管道商洛境内管道铺设已基本完成,母站建设正在进行手续审批工作,末站基础工程建设的设备与部分土建已完成。        

(三)环卫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4800万元,建成了商洛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垃圾处理场设计总容积192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17年,2005年开工建设,2006年2月建成投用,同步完善了市区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完成了刘湾建筑垃圾场改造建设。投资1460万元全面建成医疗固体废物处理厂,并于2010年8月20日点火运营。商洛市污水处理厂项目,概算总投资9578万元,建设总规模日处理污水6万吨,一期建设规模日处理污水3万吨,配套建设污水收集干管31.96公里,其中一级干管18.75公里,二级干管13.21公里,污水处理厂采用CAST(SBR)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B级标准,2008年开工建设,厂区建设全面完成,2009年7月1日已正式通污水, 9月份正式投入试运行。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完成江南小区1800米、立交桥至南秦桥1380米、中心街300米污水管网铺设工程。商鞅大道污水管道铺设和莲湖公园丰收渠雨污改造工程,按规定程序已完成了工程建设及管网供应招标,10月底已启动建设。这些工程的实施,使商洛市区的垃圾污水步入了无害化、规范化、科学化处理的轨道。

(四)城市亮化美化绿化效果显著。为了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2003年以来,累计投资2500万元实施了城市亮化工程,新增改造8街21路路灯5600盏,工农路、江滨路、北新街等城市道路共新安装单、双臂路灯3000余盏。实施了中心广场、群艺广场亮化改造。精心打造出了通江路、丹鹤楼及丹江桥、李塬大桥、王塬大桥等桥梁、观云塔亮化美化精品,完成了2.5公里的丹江河堤亮化美化工程。在城市主入口设置了20余处大型灯箱广告,对北新街、通江路、工农路等路段地灯箱广告进行了统一的设置改造。创卫期间,完成了中心街、河堤路142盏景观灯,王塬桥336米LED灯的安装。完成了丹江公园园内亮化提升改造工程,对市区路灯和河堤灯进行了4次全面检修,更换灯泡、镇流器等各类器材2800余只。同时,动员主要街路沿街业主实施了建筑立面亮化。经过科学周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形成了一点一品、一街一景、相互衬托、相得益彰的亮化美化景观效果,城市亮灯率达到98%以上,夜晚的商洛轮廓尽现,灯火通明,色彩纷呈,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熠熠生辉。2010年共完成投资3183万元全面完成市区绿化项目。完成商鞅广场、群艺广场、文化广场、中心广场、通江路绿化带、名人街圆盘、龙亭东侧绿地、龟山风景区,金凤山等处城市公共绿地绿化工程,栽植雪松、大叶女贞、中槐、广玉兰等乔木11420株,桂花、红叶李、黄杨球、小叶女贞等灌木620103余株,更换草皮6300余平方米。实施了2010年秋季绿化,完成了北新街、工农路绿化提升,共购置花箱193套,栽小叶女贞树300株,红叶石南株200株,铺设草皮200平方米,完成投资108万元。

(五)城市公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龟山风景区项目有序推进,一期工程全部完工,主要实施了景区三个仿古长廊、神龟广场、大殿、仿古钟楼及2.6公里园区道路和山脊亮化,完成景观建筑亮化10处,安装景观灯102盏,安装环保式生物公厕2座,完成投资1270万元,占工程总投入的63.5%。二期工程规划设计正在审定。完成丹江公园建设和提升改造工程,沿丹江河建成长7公里、平均宽50米的公园,建设内容包括绿化、广场、廊亭等,占地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其中广场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共栽植大规格绿化苗木6600余株,绿篱6500平方米,安装各类景观灯900余盏。莲湖公园南扩项目进展顺利,完成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及附属工程,4个行政村149亩征地工作全部到位,南扩项目和商业用房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办公商业用房建设、湖面扩建工程招标完成、湖面扩建于2010年11月29日正式开工,铺设排水管网350米,累计完成投资2303万元。

二、“十二五”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

(一)“十二五”发展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抓我市被纳入“关—天”经济区的历史机遇,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的发展观,围绕建设“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利用和经营城市资源,千方百计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快城市道路改造提升,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亮化绿化项目建设,进行垃圾污水产业化改革,协调城市燃气、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加强市政设施管理维护,稳步推进市政公用环卫事业发展,对公用行业“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大力开展市容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高城市供水、供气、公园等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把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十二五”发展重点

1、完善城市功能。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规模,面向未来、合理布局、量力而行、完善系统,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加快完善城市供热、供水、排水交通、燃气、污水、防灾等重大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及其配套设施,优化结构配置,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水平。启动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增强城市供水保障和处理污水能力;完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整合六县一区天然气市场,建设安全、稳定、高效的城镇能源供应体系,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支持采用太阳能等新的洁净能源;实施中水回用工程,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城市防灾应急能力,改进重点城市内涝防治设施。

2、改善城市环境。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立足当前、注重长远,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绿色城市,绿化要与商洛的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培植和发展绿化产业,培育苗木基地和适宜当地气候特点的绿化品种,降低绿化成本。对新建建设项目要与绿化配套工程相挂钩,同步设计、审批、建设和验收。单体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要经过严格的审察、审批程序,要保证绿化质量。继续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按照城市拆墙透绿工程实施方案,将各社区、单位墙内绿化现显出来。使“十二五”期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再提高,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再增加。加强城市污染综合治理,把城镇污染综合治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任务。按照社会投入、企业化运行、政府监管的方式,促进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统一考虑取水、排水,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优化设施布局,合理收费,建立城市污水处理良性循环机制。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垃圾收费政策,促进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3、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市政设施管理,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继续按照“干净、明亮、畅通、绿化、整齐”标准要求,加大市政设施的维护力度,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今后凡是新建的城市道路,要求对供排水、燃气、通信、管网等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一步到位。继续实施城市硬化工程,积极争取资金,对城市破损严重的路面,加快维修改造步伐。积极争取资金,完善配套路灯设施,特别是对新建改造的城市道路要加快配套实施工作。加强市政设施管理,坚决杜绝乱挖、乱占、乱堆、乱放等违章行为,特别是新建和新改造的城市道路,5年内坚决不允许开挖。继续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以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按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和目标责任书要求,将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宜居舒适城市、完善环境卫生保障系统,提升综合执法水平四个方面进一步上水平,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公路(铁路)沿线、河道沿线、背街小巷的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断提高市容环境卫生质量。积极推进环卫体制改革,增强环卫工作队伍活力。坚持垃圾清运和重点路段的清扫保洁与社会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多方筹集资金,努力增添、更新环卫设施,改善工作基础条件。大力推动垃圾袋装收集管理。继续深入推行“三包两禁止”责任制,落实措施,改善沿街各单位、门店的环境卫生。完善城管执法监察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做到人性化执法、善于执法,真正管到位、管出成效。

(三)“十二五”发展目标

围绕“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努力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进一步强化城市载体服务功能,全面促进城市建设、管理协调发展,努力把我市建设为秦岭最美、最宜居城市。

具体为:城市道路,到2015年,新增城市道路长度300公里,新增道路面积33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路网密度达到12公里/平方公里。城市供水,城市供水规模 17万吨/日,供水普及率95%,配套供水管网133公里,水质检测率达到100%,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城市供气,“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增城镇管道天然气供气量30万立方米/日,新增燃气汽车用天然气供气量14万立方米/日。新增城镇天然气输气管道400公里以上,新增天然气汽车加气站22座。城镇供气普及率超过90%。配套建设管网500公里。环卫设施建设,到2015年城市垃圾清扫机械化机械化率达40%,城市垃圾容器化收集率达100%;垃圾运输率远期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80%;实现特殊垃圾特殊处理,新建98座公厕、213个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18座垃圾转运站、30座环卫工人作息场所、2872个果皮箱,购垃圾压缩运输车8辆,购道路洒水车8辆,道路清扫车8辆。园林绿化,全市(包括六县一区)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以上,绿化覆盖率大于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1.5平方米。有10%的城市达到国家人居环境奖标准,有10%以上城镇达到国家级园林城镇,有30-50%的城市和30-40%的城镇达国家级园林城市目标。城市环境,到“十二五”末,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2万吨/日,污水处理率80%,污水收集管网长度达到200公里。中水供水能力达到3万吨/日,中水配水管网达到20公里。商洛市完成医疗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实现特殊垃圾的处理。通过城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使城镇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城镇面貌和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观。

 三、“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

1、交通项目建设,共12项,计划总投资302924.78万元,主要完成以下建设项目:①新建环城北路,沿商州城区北面半山处并行列车道新建三级公路,开辟长15公里、宽50米的环城级盘山公路,投资估算150000万元。②市区老城区的道路人行道进行改造提升,打通部分路段人行道并进行铺设或硬化,共40公里,投资估算1000万元。③扩建商鞅大道(构峪桥至商丹工业园区),大道长7公里、宽35米,投资估算36750万元。④丹南新区路网工程,主要进行陈塬王塬一带接西部路网及接商鞅大道路网铺设,共长15公里、宽30米,投资估算67500万元。⑤新建亚迪大道,长4950米,投资估算13280.19万元。⑥新建刘湾一路,长500米,投资估算1065.56万元。⑦新建滨江北路,长9290米,投资估算27043.04万元。⑧新建张峪沟一路、二路,长720米,投资估算514.87万元。⑨新建刘家河路,长1700米,投资估算1269.32万元。⑩共三项,新建丹江一号、二号、三号桥,各长164米,各投资1500.6万元。

2、供水项目建设,共7项,计划总投资39229万元,主要完成以下建设项目:①一水厂改扩建工程,使供水能力达到2万吨/日,投资估算1692万元。②二水厂改扩建工程,使供水能力达到3万吨/日,投资估算2898万元。③新建第三水厂,供水能力10万吨/日,投资估算25000万元。④新建第四水厂,供水能力2万吨/日,投资估算5000万元。⑤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改建输配水管网19.432千米,投资估算1924万元。⑥商丹循环工业园区给水工程(滨江南路),主要新建配水管网8.102千米,投资估算1855万元。⑦新建省供水水质监测网商洛监测站一座,包括主体建设和设备采购安装,投资估算860万元。

3、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共3项,计划总投资26700万元,主要完成以下项目建设:①新建第二污水厂,完成厂区建设及100公里污水收集管网铺设,达到日处理污水3万吨,投资估算13800万元。②完成商洛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内容是厂区建设和改造老城区100公里污水收集管网,达到日处理污水3万吨,投资估算4500万元。③新建商洛市中水厂,完成厂区及中水配水管网建设,达到日提供中水3万吨,投资估算8400万元。

4、垃圾处理及环卫设施建设、购置,共8项,计划总投资5669万元。项目包括:①续建医疗固体废物处置中心,达到日处理废物200吨,投资估算1460万元。②新建公厕98座,投资估算1960万元。③购置安装果皮箱2872个,投资估算229万元。④新建垃圾中转站16座,投资估算800万元。⑤新建环卫工人休息室30座,投资估算450万元。⑥购置洒水车8辆,投资估算200万元。⑦购置道路清扫车8辆,投资估算250万元。⑧购置压缩运输车8辆,投资估算320万元。

5、供气设施项目建设,共10个,计划总投资48358.69万元。建设项目包括:①完成商洛市六县一区共400公里的天然气长输管线铺设及六座门站建设,投资估算28000万元。②改扩建城区、工业园区50千米燃气管网铺设,投资估算6000万元。③新建压缩储气井12口,投资估算1200万元。④收购六县一区私营液化气站并扩建,共6座,投资估算3000万元。⑤新建六县区液化气站6座,投资估算3000万元。⑥购置压缩天然气槽车3辆,投资估算1800万元。⑦新建CNG加气站2座,投资估算1200万元。⑧新建160个乡镇换气站,投资估算1600万元。⑨新建城区管网智能控制管理系统,投资估算500万元。⑩新建商洛市江北大道油气站1座,投资估算2058.69万元。

6、供热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11500万元,主要建设商洛城区集中供热厂1座,铺设城区供热主管网95公里,建成后服务面积达11平方公里。

7、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项目,共5个,计划总投资87800万元。建设项目包括:①莲湖公园改建、南扩工程,其中扩建150亩,投资估算8800万元。②金凤山公园三期工程,建设内容为山上花木移植、道路铁链扶手安装、人工山石和流泉建造、电网架设,工程面积达7万平方米,投资估算7000万元。③龟山公园二期工程,彩虹桥东侧公园便道建设、山顶小广场建设、假山喷泉设置、古树花卉移栽,工程面积达5万平方米,投资估算5000万元。④新建南秦河沿岸绿化长廊,包括其中的公园及景观建设,工程面积达6万平方米,投资估算6000万元。⑤龙山至沙河子丹江沿岸绿化工程。其中丹江北侧河滨公园绿化带宽40米,长10000米;丹江南侧江南绿化长廊宽30米,长7000米。该工程建设面积达6.1万平方米,投资估算61000万元。

8、县区建设项目,六县共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2个,计划投资366306.53万元。包括①城市交通项目6个,计划投资121850万元;②城市供水项目6个,计划投资14400万元;③污水处理6个,计划投资41127.53万元;④垃圾处理项目6个,计划投资25955万元;⑤城市供气项目6个,计划投资32600万元;⑥城市供热项目6个,计划投资54800万元;⑦园林绿化项目6个,计划投资75574万元。

以上“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共有88项,估算总投资882838万元。其中商洛中心城区46项,总投资估算516531.47万元;六县42项,计划投资366306.53万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商洛市中心城区及六县城区的基础设施,有力的促进商洛市城市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方便人民生活,提高各城市竞争力。

四、保证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制。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管理,解决职能交叉、权责模糊的问题,明确管理主体,避免责任不清,保证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顺利实施。严格执行规划黄线、绿线、蓝线等管理规定,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不断加强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形成精简高效的政府管理体系,强化政府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宏观调控力度,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投融资力度。“十二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压力大,任务重,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改革投融资管理体制,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加大投融资力度。在发挥政府对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寻求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保证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的需要。更多地利用国家政策性资金和信贷资金,进一步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如BOT、TOT等,争取国内企业、民间和境外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开发投资建设。加强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调控,努力提高土地资本的利用效益,盘活和优化现有市政公用设施存量资产。

(三)推进行业改革。建立合理的经营体系,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完善特许经营制度,明确特许经营各方的行为规范,加大对市场进入与退出、价格与收费、管理网络、市场竞争秩序等的监管力度。理顺收费价格机制形成以市场需求为主,以行政调控为辅的价格收费体系。深化城市管理中的公用行业改革,在供水、供热、供气、公交等企业中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管理体制,提高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四)强化实施机制。落实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相关行业规划的衔接协调,加强与相关专项规划、行业规划的政策衔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通过各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本规划中的各个项目。各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规划中的相关任务。

(五)树立规划龙头地位。建立规划实施监测、检查机制,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并完善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跟踪评价制度,由编制部门组织对本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修订完善,适当调整有关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政策配套协调和引导,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确保本规划战略目标的实现。

(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重点工程项目库,进行项目优化和动态调整,有序推进重点工程实施,设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加大前期工作投入,科学编制年度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对重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健全重点工程项目咨询评估制度、专家评议制度、社会公示制度、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追究制度、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对列入本规划的项目,在具体实施中优先协调解决。